客服热线:0531-66951177

首页 > 行业信息 > 正文
金融改革五年指引:铺垫利率市场化

被寄予厚望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一片期待声中启幕,又在令市场略感意外中收尾。尽管文件中没有出现关注度甚高的“利率市场化”、“金融国资委”等字眼,但仔细揣摩会发现,这些中国金融改革下一步最难绕过的挑战,又都隐现于所公布的诸项措施之中。

一些专家认为,考虑到本次会议承上启下的背景,会议力图更具包容性,为未来决策预留足够空间,因而在“两端”着墨较多:一端是早已形成的共识及已在推进的工作,如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等;另一端则是提纲挈领的原则。

会议提出了“五项坚持”和“八大部署”,突出强调“金融要大力支持和服务于实体经济”;要“放宽准入,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”,金融改革仍是贯穿今后金融工作的主线。

金融回归本质

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”是第一次出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,且对象直指“三农”和中小企业。

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,会议强化这一点基于两个方面,一是对这次全球经济危机经验教训的总结;同时也是重申金融的本质,“金融服务实体”将成为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原则。

会议之后,一行三会对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”这一核心主题即刻做出反应。在1月7日-8日的央行工作会议上,央行行长周小川虽然依旧将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放在首位,但特别提出要按照总量适度、审慎灵活、定向支持的要求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。

同时在1月7日举行的银监会监管工作会议上,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也指出,2012年国内银行业要前瞻预判风险,坚守风险底线,同时要改进金融服务,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“三农”,确保小微企业和“三农”金融服务继续实现“两个不低于”目标。

建行党委书记王洪章在会后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,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是建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一大着力点,这不仅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,也是建行自身战略转型的必然。

一位银行人士告诉记者,随着“金融脱媒”时代的到来,未来银行的贷款重点将从过去的大中型企业逐渐转向中小型、小微型企业。银行对大中型企业更多的是提供一揽子的、以投行业务为主的服务。所以,这不仅是建行,也是整个中国银行业战略转型所不可避免的大趋势。

“目前小微企业的生存依然比较困难。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对本刊记者说,“尽管高层各部门很重视,最近是增加了一点儿(贷款),但是假如一个人渴了多年,你现在给点儿水,如果后面接续不上,可能嗓子还是在冒烟。”

同时,“融资贵”问题也第一次见诸官方文件。人民银行温州分行曾经公布,中小企业在民间借贷市场上融资成本已经上升到24%,这个压力目前继续存在。

“要解决这一问题,势必要降低准入门槛、鼓励市场竞争,这又需要监管机构打破部门利益。”张文魁告诉记者,中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一个乔木(大企业)浇灌体系,但是现在的实体经济是灌木(中小企业)为主、灌乔混生的状态。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,为实体经济服务就只能是一个口号。

到底如何破解“融资贵”,或许可从“五个坚持”中得到解答,其中之一的“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”,意指通过利率市场化来加以解决。

铺垫利率市场化

负利率的影响、民间高利贷泛滥,以及中小企业借款难等问题叠加,导致去年市场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渐高,利率管制成为民间金融乱象的原因之一。连银行业自己也表示,高得“不好意思”说的利润中,绝大部分来自存贷利差。

分析16家上市银行2011年前三季度业绩,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五大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近76%,股份制商业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超过90%。

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去年12月初的一个论坛上说,整个银行业这些年数字确实非常亮丽,尤其像今年,整个企业的资金需求、经营压力很大,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、利润很高,不良率很低,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,企业利润那么低,银行利润那么高,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,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。

事后有接近民生银行的人士表示,洪崎是想表达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基础,一旦整体经济系统性地出现风险,银行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的。

利率市场化是一个老话题,无论“十一五”规划还是“十二五”规划、甚至在第三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之中,都明确提出“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”。

“利率市场化的推出还是比较难的。”赵庆明告诉记者,有两个必要前提:一是存款保险制度,另一个是增加市场竞争。

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已列入“十二五”规划,本次金融工作会议虽未见明确提及,但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,这一政策出台隐含在“保护消费者权利”的表述背后,如果要推出利率市场化的话,那么就会有银行破产的可能性,这就涉及到保护百姓财产。

随后的央行工作会议上,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,央行会进一步做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。该制度相当于设立一个存款保险机构,由各银行按存款比例缴纳保险,当银行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,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,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。

近期有媒体报道说,存款保险制度有望推出,且将来在中小银行先行试点。本刊记者从相关银行人士处知悉,目前银行还未收到相关政策文件。

赵庆明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,存款保险制度先在小型银行试行的方法似乎没有必要,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就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,交存款保险的银行成本高,不交的就低,这将导致未来利率竞争的不公平。

作为利率市场化必须具备的另一个重要条件,即“增加市场竞争”,在本次会议上亦被重点提及,也被视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。

温家宝总理在“八大部署”中以超出以往诸多文件纲领的姿态明确提及:“推进金融机构股权多元化,切实打破垄断,放宽准入,鼓励、引导和规范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,参与银行、证券、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制和增资扩股。” 重申防范风险

会议亦涉及金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,最近两年才提出来的“宏观审慎调控”概念被再次强化。中国政府网站援引总理温家宝的讲话说,艰难的国际形势使中国解决自身金融体系问题的需要更加紧迫。

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认为,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,中国金融业的国际地位有了战略性的上升。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,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,必须长期把严防系统性金融风险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底线。

赵庆明认为,八大部署中,银行要“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、建立全面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”,体现出以巴塞尔协议III为主的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,以及逆周期监管政策。

在控制风险的同时,五个坚持还特别提出要“坚持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的发展理念”,既支持金融组织创新、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,也同时要防止以规避监管为目的和脱离经济发展需要的“创新”。

前述参会人士告诉记者,中国的银行业正面临转型期,要通过金融创新去化解掉转型风险;同时通过监管随时密切关注潜在的风险:一方面需防范欧债危机产生的外部风险,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地方融资平台、民间借贷、房地产等内部风险。

“市政债实际上已在试点,过去几个月已经发了4个地方债券,估计今年直接发债的地方政府会明显增多。”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告诉记者,今后几年这一机制将成为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的主要途径。发债以后,其中一部分钱拿来为地方融资平台做再融资,可以清还原来欠银行的钱,这样就可以缓解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。

同时地方政府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也是解决方法之一。据马骏测算,地方政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大约有3万亿元人民币,还持有非上市国有企业的资产差不多也是3万亿元,总计6万亿元的资产规模,假设今后几年出售10%的话可以融资6000亿元的资金,可用解决融资平台的问题。

突破口待解

对新一轮改革成效,业内人士预期审慎。多数人士认为,会议确定了未来金融改革的大方向,但具体措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细化。而汇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等改革,也需要一个比较平稳的国际环境。

就目前而言,金融机构向民间资本开放将成为可能的改革突破口。

“从先行国家的经验来看,利率市场化的过程,必然是伴随着新的金融组织、新的金融产品和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出现的过程。在中国,当然也是民间资本进入的过程。”鲁政委分析说。

赵庆明表示,全国工商联一再呼吁放开门槛,民间资本的热情也异常高涨。因为门槛高,例如小贷公司有指标限制,村镇银行必须以一家中型以上银行作为发起人和大股东,使得民间资本缺乏主导权和话语权,索性放弃入股。 “目前的市场参与者已经达成一个供求同盟,需要鲶鱼激活市场,市场才能竞争起来,因此要降低金融市场准入门槛。” 赵庆明预测,后面会陆续出台一些更具体的措施。

对于外界一直关注的监管协调问题,即一行三会上层协调机制问题。上述参会人士告诉记者,作为此前的热议话题之一,对“金融国资委”的设想“因牵扯到各方部门利益的协调”尚未形成共识。

“国际金融危机之后,我们势必要考虑一行三会的统筹协调问题,不见得是金融国资委,但可以考虑成立一个金融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会。”鲁政委说,欧洲的金融监管在金融危机后变成矩阵式,因为很难要求总管部门既懂银行又懂保险,下面可以是纵向的条线,上面却要交叉监管。前述银行人士也提到,银行业转型将是一个历时很长的过程,尤其是监管挑战。

另一个未解之题是有关外储投资改革。八大部署中原则性地提到,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;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,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;深化内地与港澳台金融合作,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。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。而没有提出未来在外储投资方面是否可能进行改革。

在此之前,监管部门对于外储管理问题争论较多,从两年前就开始讨论的中投公司注资问题,到是否该剥离旗下汇金公司在国有银行中的投资股权等问题,都有过争论。当下,外汇储备超3万亿元的规模,使其管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。

会议对一些热点话题没有做明确提示也在意料之中。赵庆明认为,与前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相比,当下的中国金融改革已到了一个深水区,涉及的部门众多,不单纯是金融部门,还包括其他部委甚至地方政府等,而且涉及到利益和权力调整。

协调“一行三会”

 

加强“一行三会”的协调性,对于金融业服务经济大局,防范自身系统性风险都至为关键,因而需根据所协调问题性质,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。

首先要加强“一行三会”的政策和信息协调。货币运行受多个因素影响,在金融结构及监管政策变动频繁时期,受到的影响就更为明显。央行的货币调控,需拥有必要的手段了解并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。当前,央行的逆周期管理,与监管部门特别是银监会的宏观审慎管理,都需放在统一框架中统筹考虑。

去年我国通过央行的货币调控、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、特定行业的风险管理,抑制了巨额存量货币对实体经济的可能冲击。为此,央行采取了更加广泛的社会融资总量调控。2012年的货币调控更注重“定向支持”,如果缺乏监管、财政和产业政策的支持,仅仅依靠货币政策工具,很容易演变为总量的宽松。因此,更需要加强央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。央行在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投放历史上冻结的基础货币时,同样会受到存贷比等监管政策的影响,也需要统筹考虑才能达到政策的设计效果。

总之,货币和监管共同影响着现实货币的运行状态,两者既要有一定的独立性,更要统筹考虑。为此,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央行与三个监管部门在政策、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调。可考虑由相对独立于“一行三会”的机构或委员会,执行宏观周期判断以及宏观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和评估。

其次是从三个方面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。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融合,各类金融控股公司不断涌现,以分业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有些捉襟见肘。为此,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制度协调:一是应尽快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和监管方法,建立必要的防火墙和适当的监管措施,避免政府提供的安全网被滥用,尤其是银行的信用和客户关系的被滥用和不公平竞争;二是建立对金融创新(包括产品、机构和市场)的协调机制,主要是各类资产管理的创新;三是建立危机处理预案,在日常工作层面,可设立一个办公室专门处理和监督跨部门的公文处理,应严格时限要求。

再是明确监管职能,推动债券市场的统一。债券市场的“多头管理、市场分割”问题,已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发展与效率,这是历史形成的。因此,债券市场的管理,不能仅仅从监管协调(涉及央行、证监会和发改委)层面来处理,而需明确监管职能,从推动市场统一角度来根本化解。可考虑在协调研究中国债券长期发展原则的基础上,将债券市场的管理职责统一归属于管理证券的中国证监会。

最后是推动以功能、事后为主的监管模式。监管不协调,除导致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,还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部门保护,形成市场分割。这种监管不协调,更多地反映的是以机构、事前为主的监管模式存在的缺陷。

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,应由机构、事前监管转向功能、事后监管。但纯粹的功能性监管,又会导致多头领导,增加微观企业成本,并且可能出现政策冲突。为此,有必要在多个监管部门之间先有一个政策协调汇总机制,将功能性监管汇总、转换成对机构的管理后,再进行对口管理。

对于实际执行金融功能的“影子”机构,需要根据“功能重于形式”的原则,在有关监管部门备案。当这些机构的业务规模或市场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后,应强制将其转换为传统金融机构,接受正规的金融监管。

(文章来源:财经国家周刊) 

相关热词搜索:金融改革 五年 指引

上一篇:温家宝:总结经验明确方向 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
下一篇:热烈欢迎辽宁省金融办一行来我公司参观交流

联系我们

地址: 济南高新区舜风路322号7号楼二层东侧

电话:0531-66951013 66951177

网址:https://dongfangloan.com

邮箱:dongfangloan@163.com

鲁公网安备 37010102000726号